南京白癜风皮肤病研究所 http://pf.39.net/bdfyy/qsnbdf/141123/4522674.html心肌酶四项
心肌酶是存在于心肌的多种酶的总称,检查心肌酶主要是确定心肌缺血坏死或细胞膜的通透性。心肌酶四项包括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临床上在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病和骨骼肌损伤的情况下,心肌酶的活力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乳酸脱氢酶(LDH)
乳酸脱氢酶(LDH)是参与糖酵解和糖异生工程中催化乳酸和丙酮酸之间氧化还原反应的重要酶类。乳酸脱氢酶存在于机体所有组织细胞的胞质内,其中以肾脏含量较高。
正常值参考范围
LP速率法:成人(20~79岁)
血清LDH:~U/L
临床检测意义
增高:见于肝炎、肝硬化、肝癌、心肌梗死、横纹肌损伤、心肌炎、恶性肿瘤、肾病、肺梗死、巨幼细胞贫血、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及妊娠等。
肌酸激酶(CK)
肌酸激酶(CreatineKinase,CK),也称为肌酸磷酸激酶。肌酸激酶以骨骼肌、心肌、平滑肌含量为多,其次是脑组织,胃肠道、肺和肾内含量较少。
正常值参考范围
酶偶联速率法:成人(20~79岁)
男性:50~U/L
女性:40~U/L
临床检测意义
生理性增高
/p>
①运动后可导致肌酸激酶明显增高,且运动越剧烈、时间越长,肌酸激酶升高越明显;
②分娩者和新生儿血清肌酸激酶活性高于正常值;
③一些治疗和诊断措施,如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电休克、放射治疗、心脏按压、心导管检查、泌尿系检查等,可使血清肌酸激酶活性增高;
④男性肌肉容量大,血清肌酸激酶活性较女性高;
⑤肌肉注射某些药物(如麻醉药、止痛药、抗生素、地塞米松等),可导致血清肌酸激酶活性增高;
⑥口服某些药物,如氯贝丁酯,可使血清肌酸激酶活性增高。
病理性增高:病理性增高:心肌梗死、病*性心肌炎、皮肌炎、肌营养不良、心包炎、脑血管意外等。
降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主要分布于心肌组织,有四种同功酶形式:肌肉型(MM)、脑型(BB)、杂化型(MB)和线粒体型(MiMi),对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具有敏感性和特异性。
正常值参考范围
电泳法:健康人血清一般只见CK-MM条带(97%~%),可见少量CK-MB(0~3%)。
临床检测意义
升高:急性心肌梗死(CK-MB0.03,可达0.12~0.38)、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脑血管疾病、肺部疾病、慢性醇中*、手术后恢复期肌肉痉挛、心脏复苏后、休克、破伤风、骨骼肌损伤等。
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
血清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能催化α-羟丁酸氧化为α-酮丁酸,它存在于人体各组织中,以心肌组织含量最多,约为肝脏的2倍,其活性达总酶活力的一半以上。
正常值参考范围
速率法:成人72~U/L
临床检测意义
血清α-羟丁酸脱氢酶增高主要见于:心肌梗死、活动性风湿性心肌炎、急性病*性心肌炎、溶血性贫血等。
温馨提示
由于心肌酶还存在于其他的细胞中,所以不能一看到心肌酶升高就考虑到心脏的问题,还要考虑到肝、胆、骨骼等疾病可能,所以确诊心肌梗死、心肌炎等疾病,还应做心电图、心脏彩超等项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