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高以翔猝死
11月27日凌晨,艺人高以翔被爆在录制浙江卫视综艺节目《追我吧》时晕倒。有现场网友称,高以翔曾心跳停止3分钟,经过十多分钟的心肺复苏抢救后,医院进一步救治。据浙江新闻客户端消息,证实高以翔抢救无效去世。
图片来源:微博
猝死这个词,你必须懂
中国心律失常联盟公布的数据显示:以13亿人口推算,我国每年心脏性猝死总人数高达54.4万,居全球之首。目前,我国心脏性猝死的抢救成功率不足1%,医院就已丧失性命,而且猝死不再只是发生在老年人身上,年轻人猝死人群与日俱增。
猝死的“幕后推手”
或许颠覆你想象,不少猝死者平日给周围人的印象都是“一向身体很棒”。为什么运动性猝死偏偏发生在他们身上?先让我们了解一下运动性猝死吧。
1.什么是运动性猝死
运动性猝死,是指在运动过程中或运动后24小时内发生的非创伤性意外死亡。
2.运动性猝死的真正原因
运动不是造成猝死的主因,隐藏的心脏病可能才是运动性猝死的“幕后黑手”。
猝死有心源性及非心源性之分。心源性是指因心血管疾病而发病,其中以冠心病最常见。非心源性因素有过度劳累、酗酒、服用药物、剧烈运动等。英国伦敦大学研究发现,每天工作超过11小时,患心脏病的风险会增加67%。熬夜还会让心肌缺血缺氧,很容易成为诱发心血管疾病发作的“最后一根稻草”。“心源性猝死”是运动性猝死的主要表现形式,如:心肌炎、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心肌肥厚等。刺激因素还包括:急性心肌缺血、交感神经兴奋和血流动力异常引起致死性室性心律失常等。也就是说,“运动性猝死”并非平白无故的发生,而是心脏自身的器质性缺陷受到刺激因素而诱发。
容易猝死人群
1.抑郁:
抑郁焦虑加速心血管病的形成,是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心肌梗塞的一个独立威胁因素。心血管病伴随着焦虑抑郁,成为猝死的一个重要因素。2.打呼噜:打鼾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一个征兆,如果“睡眠呼吸暂停“时间一次超过秒,很可能发生睡眠中猝死。3.过度劳累:经常熬夜会使人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处于功能失调状态;吃饭、作息不规律会引起低糖低钾,电解质紊乱,导致心律不齐,这是引发心源性猝死的重要原因。4.熬夜:长期熬夜诱发心律失常、心脏早搏而突然晕倒,若没获得及时急救,易发生猝死。另外,长期熬夜会形成血栓,堵塞血管。5.生活压力大:会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等,并会增加心律失常、血管痉挛的风险,甚至诱发猝死。6.肥胖:心血管病最爱胖子。肥胖人群几乎把所有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占全。而且胖子易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冠心病时易发生心肌梗死和猝死。7.久坐电脑前:长期上网属于静态性动作,血液粘稠度较高,下肢可能形成深静脉血栓,运动时血栓脱落,可能会造成肺梗塞,严重可能导致猝死。8.抽烟喝酒:吸烟的人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时常人的3倍。究竟能让心率加快、血压升高,是扣动心脏病发作的扳机,长期饮酒还可导致心脏衰竭等疾病。猝死是最可怕的疾病,猝死可以发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任何人身上。是的,即使你平时看起来没有什么大问题,也不代表猝死不会找上你。
猝死来临前的6个信号
猝死看似事发突然,实则有迹可循。当身体出现以下6种信号,需高度警惕猝死发生。
1、胸闷、胸痛如果最近活动后突然出现胸闷,休息一段时间可缓解,这种现象提示可能患了冠心病;造成胸痛的原因复杂多样,包括冠心病、肺栓塞和心肌梗死等能诱发心跳骤停的一些心血管疾病。2、心慌心慌通常是心率加快的主观感受。不定期出现的心率加快通常是快速心源性心律失常的结果。3、心跳过缓心脏跳动速率减慢,严重时会引发心脏停搏。心跳过缓,血压变低,很容易出现长时间的心脏停搏,导致猝死。4、晕厥晕厥是猝死的重要前兆。多数晕厥是由于心跳突然减慢或停止,导致脑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出现不明原因的晕厥,要警惕,尽快查明原因。5、不明原因的疲乏不明原因的疲劳、乏力,且持续时间长,伴有胸闷、水肿等,要警惕!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心肌炎或心肌病造成的。心肌炎在年轻人中较多见,通常在感冒1~2周后,出现疲乏、胸闷、乏力等症状,极易引起急性心衰。6、眼前发黑和肢体麻木患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患者,如果有眼睛看不清楚东西,并且伴随肢体麻木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中壮年特别要谨防心脏病和过劳死,而老年人出现心跳骤停多是因为慢性疾病没有有效控制或者急性加重,对老年人应该防控慢性病。
特别提示:
猝死的*金救急时间在发病10分钟内。一旦周围人发生心脏骤停,赶快拨打求救。
面对猝死患者,最好的办法是进行除颤或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CPR)。
学习视频如下:
REC
请在wifi下打开观看
参考来源:微博、生命时报、人民网、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