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这一天,中国宠物诊疗行业发展史中迎来一次里程碑式的事件——医院与谛宝诚共建的DBC华南区心脏介入中心,院长陈睿杰领头成功完成了中国首例小动物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
据了解,参与这起手术的是一只名为“豆包”的8岁贵宾犬(雄性,已绝育),因房室传导阻滞导致的缓慢性心律失常而进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治疗。
而要完成这样一场手术,同样需要十分充足的准备。据悉,在豆包进行植入永久性起搏器前,需要进行全面的诊断,评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完整的血细胞技术,检查是否患有心肌炎(血液系统炎症、发烧、心室异位),可有效避免起搏系统感染。若患宠存在尿路系统感染、皮肤感染或严重耳部感染,可以考虑延迟手术,并进行适当的治疗。
对于心脏起搏器,据百度词条介绍,其是一种植入于体内的电子治疗仪器,通过脉冲发生器发放由电池提供能量的电脉冲,通过导线电极的传导,刺激电极所接触的心肌,使心脏激动和收缩,从而达到治疗由于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功能障碍的目的。其中,年第一台心脏起搏器植入人体以来,起搏器制造技术和工艺快速发展,功能日趋完善。在应用起搏器成功地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挽救了成千上万患者生命的同时,起搏器也开始应用到快速性心律失常及非心电性疾病,如预防阵发性房性快速心律失常、颈动脉窦晕厥、双室同步治疗药物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等。这样算起来,在人类医学领域上,心脏起搏器的应用已经有60年的发展史;而对于小动物诊疗领域来说,这起贵宾犬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的成功则填补了国内在该领域的空白。事实上,在这起中国宠物诊疗行业上见证历史的手术来看,背后更是人宠关系亲密化再好不过的佐证。而宠物“家人化”这个视角是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