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后,我国疫情防控工作的重心,从“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老人无疑是防重症的重点人群之一,如何守护好老人?除老人及有基础病的人群外,目前最常见的“急性重症心肌炎”反而在年轻人中多发,又该如何早识别?早治疗?
1
老人感染新冠如同“老爷车跑越野赛”
广州市政府新闻办1月4日举行
新冠病毒防治专家方案会
广州医院
感染ICU主任李粤平透露
老年人感染新冠如同让“老爷车”去跑越野赛,
病情通常会呈现出三个阶段的特点
第一阶段
起病第一周是“分水岭”
好了就挺过去了
不好则急转直下变差
这是为什么?
如同老爷车没油没保养
患者营养状态会很差
可能会遭遇“沉默性缺氧”
这时需要用激素
这时使用抗病毒药物可降低88%重症发生率
第二阶段
ICU里最常见的情况
前期未能痊愈的患者
营养状态很差或是合并细菌感染
那么到第五天到第二周的时候
患者可能逐步现呼吸衰竭
心功能衰竭、肾功能转差
这时可能需要上呼吸机或采取俯卧位等
有些患者可能要用到抗凝治疗,
肾脏不好还需要采取肾替代治疗
第三阶段
过两周后的“持久战”
患者可能逐渐出现免疫低下并合并各种感染
在这个抗感染的阶段,
其他器官功能可能出问题
所以在病情第一阶段必须就解决好的问题
即一开始在基层社区评估
患者是否需要吃抗病毒药
通过早期阻断能够降低老年人的重症发病率
这也是所谓的“黄金72小时”
2
“黄金72小时”内大多可防转重症
目前北京、医院发布了新冠诊疗方案,
指导基层医生守住“黄金72小时”
张文宏在一场内部培训会上表示
在“黄金72小时”内,应将新冠抗病毒小分子药物用下去,
医院是新冠救治的第一道关口,
只要用对了救治方案,
大多数患者能在“黄金72小时”内病情得到缓解,
进而防止由轻症转向重症
3
如何及时识别重症老人?何时应送医?
既然早治疗可以有效避免重症,如何及时发现病情是否转危呢?武汉有一位岁的高龄患者,1月2日经一周治疗出院,她的经历值得